By Alpro Pharmacy
March 12, 2025
SHARE:
市面上有很多的药物和保健产品的仿品,而且与真品的包装一模一样,甚至都有激光标签。
(芙蓉12日讯)话不能乱说,药更不能乱吃,尤其是市面上的各种减肥药、美白产品、壮阳药的成分以及是否经过官方认证,作为消费者又知多少?
如今线上购物平台盛行,同时充斥着各种不同类型和品牌的保健和保养产品,加上“网红效应”的推广,便很容易让消费者在未查明货物成分和来源的情况下,就冲动消费。
然而,如今市面上很多打着“急速减肥”、“快速美白”的口号,实际却隐藏着一些违禁成分的产品,服用后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。而消费者购买了保健品后应该将激光防伪标签妥善处理,免受不法分子作为违禁药品或产品的标签,浑水摸鱼。
药剂师将收集到的弃药妥善包好,准备寄往总部处理
大专药剂师吴宜凌告诉《花城》社区报,在马来西亚只有两种抗肥胖的注册药物,一是奥司利他(orlistat),而另一种则是抑制食欲的药物则需要医生处方,所以如今市面上所谓的“减肥药”,其实都是减肥的保健品或产品。
她说,每年都会有减肥产品被爆出有西布曲明(Sibutramine)的成分,这个成分在2010年已经被马来西亚、美国和新加坡禁止使用,因为在更早的时候很多人会依靠这个成分减肥,并发现原来这个成分会增加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。
“即便如此,但还是有很多不法之徒会把这个成分放在他们的产品中,因为这个成分可以令人快速减重。不久前因有人吃了减肥药后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,就医后才发现原来所服用的产品内含有西布曲明。”她说,市面上很多未经认证的减肥产品,都不会特别注明成分表,所以难以确认有关产品所含有的禁药含量。但根据研究,若是吃了这禁药就会增加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。
除了西布曲明外,她指出,很多的排毒产品也含有番泻苷(Senna),这是市面上会卖的泻药,例如很多主打纤维饮的排毒产品,喝了之后8个小时内会把宿便排出,而且肚子会很痛,出现这种情况大部分都是因为产品有加入番泻苷。同样的,她说,大部分未经认证的产品都不会注明有这个成分,而且如果太依赖会导致大肠变得懒惰,便秘的情况就会越来越严重,所以一般上这个成分是提供给已经便秘很长一段时间,作为药剂师可能只会开一两天的处方,让他们排出宿便,之后就会停药。
“当然,有一些长者的大肠因为无法蠕动,因此医生会长期开药,前提是在需要监督患者们的情况,否则也会带来一些影响。”
她说,番泻苷是通过挤压大肠排出宿便,效果也非常的快,但是长期吃泻药除了会让大肠变得懒惰外,一直泻肚子且没有及时补水的情况下将会导致脱水的问题,尤其在大马,严重脱水很大可能会致命。
她补充,越是依赖泻药,就会发现效果越来越差,然后剂量也变得越吃越多。无论如何,在购买保健品或产品的时候,作为消费者必须要清楚如何辨别真伪。
她说,健康减肥应该要配合多项元素,除了产品之外,应该寻找专业单位设计合适的减重计划,配合健康饮食和运动。健康的减重标准一般落在每星期0.5公斤至一公斤,如果一周内能减重10公斤,这是否合理?
她说,如今网络购物平台方便,但是也容易出现仿品,药物或保健品也一样,或是有的在运输过程中,因为没有温度管控,随着高温和潮湿而导致变色和失效,这是最常见的现象。
所以,她建议,即使是网购也应该向经过卫生部、大马药剂师协会(MPS)认证的药剂行购买保健品和产品,因为药剂行一般上有指定的运输公司和运输指标,在过程中会有温度管控,确保到消费者手里时,这些保健品都会完好无损。
同时,她也建议,购买保健品或产品时消费者应该利用政府推出的国家药剂监管机构(NPRA)官网,查询产品真伪是否有经过卫生部的认证,或是通过FarmaChecker应用程式,扫描包装上的激光标签,验证保健品的真实性。
然而,如今市面上无论真假的保健品或药物包装也有激光标签,令消费者相当混淆。
吴宜凌说,激光标签是卫生部的“资料库”,只要经过扫描验证就能显示有关保健品和药品的所有资料,因此激光标签相当重要,所以当消费者扫描后所显示的资料和包装上的不符,那可能就是仿品。
她说,每一个激光标签都是独一无二的,但是因为很多消费者对于药物或药物包装的处理意识还不高,所以随手一丢就让不法分子有机可趁,取下标签贴在仿品的包装上,以假乱真。
吴宜凌示范如何使用官网网站和应用程式,验证药物的真伪。
只要扫描产品上的标签,就会出现产品的相关资料。包括生产日期、品牌名称等,消费者需要仔细核对。
吴宜凌坦言,作为药剂师,最担心的除了市面上各种的减肥产品外,美白产品、壮阳产品和降血糖药,都要格外的谨慎留意。
她说,壮阳产品是有药物成分,倘若剂量是不安全范围,可能会令人感到血压低并导致休克;美白产品方面则要小心,一些推广急速有效美白的保养品含有水银成分,是重金属物质,绝对不能加入在保养品内。
她说,糖尿病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疾病,患者只能依靠医生处方药物进行控制。因此,市面上声称能够降低血糖的产品大多是不可信的 至于原始制造产品(OEM),她也呼吁商家可以向卫生部注册,确保产 品是安全和获得认证。
文章来源:星洲日报
Previous Post
Next Post
一颗糖、一杯咖啡就能瘦?社交媒体上的『减肥神药』骗局,掏空你的钱包还毁掉你的健康!
March 21, 2025
独家|家庭医生:忽略专业建议 患者或倾向买便宜药
March 17, 2025
Alpro Foundation & Universiti Teknologi MARA: Addressing Malaysia’s Pharmaceutical Waste
March 15, 2025
Read 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