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mabe

呕奶还是溢奶?傻傻分不清

By Alpro Pharmacy

February 10, 2025

许多新手父母都会遇到宝宝吃完奶后“吐奶”的情况,但您知道吗?“呕奶”和“溢奶”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情况。正确区分二者,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,可以有效缓解父母的焦虑,同时保障宝宝的健康。

如何区分呕奶与溢奶?

溢奶(Posseting)
溢奶是指宝宝在吃奶后,少量奶液从嘴角流出,通常不会伴随不适,也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。这种情况在新生儿和3-6个月以下的婴儿中非常常见,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。

溢奶的特点:

  • 发生在吃奶后打嗝时
  • 奶液呈少量流出,类似口水
  • 不影响宝宝的情绪、体重增长或活动
  • 通常是由于胃部发育未完全奶液摄入过快导致

呕奶(Vomiting)
呕奶是指宝宝因胃部不适、消化系统问题或疾病等原因,出现较为剧烈的奶液喷涌,通常伴随明显的不适。

呕奶的特点:

  • 喷射状吐出大量奶液
  • 可能伴有哭闹、不适、拒奶
  • 可能影响宝宝的体重增长
  • 可能是由于胃食管反流、奶过敏、感染等病理因素引起

导致呕奶和溢奶的常见因素

溢奶的常见原因

  • 胃部发育不成熟:婴儿的胃呈水平状,胃部括约肌较松,容易让奶液溢出。
  • 吃奶过快或过多:喂养速度过快,宝宝吞入过多空气,也会导致溢奶。
  • 姿势不当:宝宝喂奶后立即平躺,奶液容易流回食管。

呕奶的常见原因

  • 胃食管反流(GERD):由于胃部括约肌发育尚未成熟,部分宝宝可能会发生胃食管反流,导致呕奶。
  • 乳糖不耐受或奶过敏:部分宝宝对乳糖或牛奶蛋白不耐受,可能会出现呕奶、腹泻等症状。
  • 感染:如胃肠炎、病毒感染等,可能会引起宝宝呕奶。
  • 喂养不当:如喂奶后剧烈摇晃宝宝或让宝宝趴睡,也可能导致呕奶。

如何管理和缓解宝宝的呕奶与溢奶?

溢奶的管理方法

溢奶通常不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,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减少溢奶的发生: 

调整喂奶姿势:保持宝宝呈半直立姿势喂奶,避免平躺喂奶。 

控制喂奶量:不要让宝宝一次性摄入过多奶液,可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。

拍嗝:喂奶后让宝宝直立轻拍背部,帮助排出吞入的空气。 

避免喂奶后剧烈活动:喂奶后让宝宝保持安静,不要剧烈摇晃或玩耍。

呕奶的管理方法

如果宝宝出现呕奶,家长需要注意观察,并根据情况采取以下措施: 

调整喂养方式:减少奶量、放慢喂养速度,使用抗回流奶瓶或换用适合的奶嘴。

注意宝宝的反应:如果宝宝频繁呕奶、哭闹、拒奶或体重增长不佳,需及时就医。

调整奶源:如果怀疑宝宝对牛奶蛋白不耐受,可以考虑使用羊奶粉 (Goat’s milk),部分水解 (Partially hydrolyzed)或氨基酸奶粉 (amino acid formula)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。

关注其他症状:如果宝宝呕奶伴随腹泻、发烧、精神萎靡,可能是感染或疾病引起的,建议立即就医。

何时需要带宝宝就医?

一般情况下,溢奶无需特殊治疗,随着宝宝胃部逐渐发育成熟,溢奶的情况会自然减少。但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家长及时就医:

⚠️呕奶呈喷射状,奶液喷出距离较远 

⚠️ 呕奶频繁且量大,影响体重增长 

⚠️ 呕奶中带有胆汁(绿色)或血丝 

⚠️ 伴随持续哭闹、腹泻、发烧、精神萎靡 

⚠️ 6个月以上的宝宝仍持续大量呕奶

家长应如何应对?

面对宝宝的溢奶或呕奶,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,不要过度焦虑。大多数情况下,溢奶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不会影响宝宝的健康。家长可以通过调整喂养方式、改善喂养姿势、控制奶量等方式来减少溢奶。

如果宝宝出现频繁呕奶,并伴有其他异常症状,如体重不增、频繁哭闹、吃奶困难等,建议及时就医,排查是否有潜在的健康问题。

通过正确认识呕奶和溢奶的区别,并采取科学的喂养方式,家长可以更好地帮助宝宝舒适成长,让育儿生活更加轻松愉快!如果您对宝宝的喂养或健康状况有任何疑问,欢迎咨询您附近的儿科医生或Alpro Pharmacy,获取更多专业建议。

快来加入MamaBe Expert Group,获取更多贴心资讯!

如果您有任何健康相关的问题,可以在MamaBe Expert Group 咨询我们的医疗专业人员。我们的药剂师随时准备为您提供帮助。

免责声明:无论网站内容日期如何,任何内容都不能替代合格医疗专业人员的直接医疗建议。

参考文献 (APA)

Generate Cart URL